MCP 协议的核心目标
MCP(Model Context Protocol)诞生的目的可归纳为“四个统一、两个保障、一个生态”。
一、四个统一
- 统一接口格式为搜索、数据库、邮件等外部工具定义统一的请求/响应结构,模型一次学习、到处调用。
- 统一权限声明调用前必须声明操作范围(读 / 写 / 删),并支持审批,让权限管理可视化、可追溯。
- 统一上下文管理通过标准元数据记录历史步骤和状态,让模型在多轮任务中保持连贯与可解释。
- 统一错误与反馈返回结构化状态码和错误信息,方便模型自动恢复或重试,提高可靠性。
二、两个保障
- 安全保障:细粒度权限 + 审计日志,防止误删数据或越权访问。
- 成本保障:一次适配即可复用,减少重复开发,降低企业集成与运维成本。
三、一个生态
通过开源规范和示例适配器,MCP 旨在构建“模型 × 工具”插件生态,让搜索、RPA、DevOps、BI 等服务像 USB-C 设备一样即插即用,加速 AI 代理和自动化应用落地。